永豐餘在全球大型生產據點及主要營運據點均設有不同的綠色能源設備,包括沼氣、木質素、廢棄物衍生燃料,並與公用電併網,為國家用電。我們不斷投入研究,從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生質燃料到使用替代燃料,逐步降低化石燃料佔比,減少開採造成的碳排放。
響應國際能源倡議 接軌國際-永豐餘為全球首家紙業加入RE100
永豐餘於2023年加入RE100全球再生能源倡議,並為全球紙業第一家,宣告永豐餘於2040年達成RE100、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之決心。 RE規劃路徑上,我們定期檢視節能減碳績效,依營運據點設有綠色能源設備,發展多元的綠色能源,包括太陽光電建置,及具有業界優勢的沼氣發電、木質素發電、生質燃料等生質能源。
「製造」變「智造」 永豐餘與華紙整合AI 戰隊 獲《哈佛商業雜誌》數位轉型鼎革獎肯定
永豐餘導入成大鄭芳田老師團隊研發的自動虛擬量測(AVM)專利技術,應用在造紙塗佈製程,透過虛擬量測,提早做出異常偵測與診斷分析,強化即時改善參數,避免造成後續品質異常,也確保紙張生產品質的能力。經由這套技術導入,生產現場同仁只需在廠內控制室中透過「可視化量測系統平台」,就能監測並判讀影響塗佈量關鍵因子之偏移值資訊,也能透過通訊系統即時通知相關主管製程發生的異常資訊。自推動數位轉型、導入AVM後,久堂廠生產效能約提升2.16%,紙機運轉率也從過去的八成提升到現在九成四,整體能耗一年內減少6,000公噸的碳排。未來AVM技術將擴大複製到永豐餘其他生產基地。除了造紙生產,應用範疇還可以包括各關係企業的生產製程、動力廠發電效率改善、水處理品質管理、微電網能源管理等。永豐餘冀望發展AVM應用,做為進一步強化營運體質的利器。
低碳能源轉型:提升替代燃料使用
造紙業與其他產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其循環經濟的製程,可發展出再生能源的循環,將製程中的餘料資源化轉化成替代燃料用於發電及蒸汽,及水循環處理中為降低有機物含量,利用厭氧系統發展出的沼氣發電,是製造業中特殊能自發自用的循環經濟產業,除提供廠內所需能源,更可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同時解決廢棄物問題。除了生質能,永豐餘亦投入發展太陽能,旗下所有符合經濟部用電大戶資格之廠區,均已完成建置符合義務裝置容量的太陽光電,並於2023年陸續轉為自發自用,且申請取得再生能源憑證。2023年太陽能總發電量逾420萬度,其中近兩成為自發自用。
為追求更高的能源效率,我們導入ISO 50001 能源、ISO 14001環境等國際管理系統,同時亦響應經濟部工業局專案每年1% 節電計畫、台電需量反應負載管理等措施,持續進行生產調配,設備改造、降低能耗、餘熱回收,為台灣能源風險因應與調適貢獻心力。2023年所有營運據點推動十大類節能措施,總節電量推估逾6200萬度、總節汽量逾6.5萬公噸,相當於減少碳排量近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漿/紙廠效率提升的減碳貢獻近四成(38.2%),措施包含網部/壓部/烘缸部系統清潔、電解槽降低電流密度、汽電供需平衡、回收大氣排放蒸氣等。
跨入儲能:打造全台首座汽電共生表後儲能系統
2023年,永豐餘旗下永餘智能與中華紙漿攜手建置全台首座「汽電共生表後儲能系統」,總裝置容量達5MWh以上。表後儲能的輔助服務能由用戶端自行調整用電方式,透過在低電價時段充電、用電尖峰時減少使用台電的電,不與民眾爭電,降低台電尖峰時段供電的壓力,也能抑低工廠需量,協助汽電共生參與台電輔助服務,對用戶端和台電來說是雙贏的局面。
永豐餘三大事業群(台灣、大陸、越南)能源投入量
|
單位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總非再生能源投入量 |
百萬瓦時 |
7,498,999 |
8,181,515 |
7,617,221 |
7,687,188 |
總再生能源投入量 |
百萬瓦時 |
2,370,196 |
2,463,098 |
2,506,711 |
2,374,546 |
數據覆蓋率 |
百分比 |
100 |
100 |
100
|
100 |
永豐餘主要產品能源密集度
產品別 |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消費品用紙 |
十億焦耳/公噸產品 |
12.83 |
12.5 |
13.11 |
12.60 |
工業用紙 |
十億焦耳公噸產品 |
12.11 |
10.93 |
10.74 |
10.96 |
漿紙合併計算 |
十億焦耳/公噸產品 |
24 |
25 |
25.7 |
20 |
紙器(紙板/紙箱) |
十億焦耳/千平方米產品 |
0.92 |
0.87 |
1.01 |
1.22 |
* 以GRI302-1 組織內部能源消耗量/ 產品量計算。 * 資料範疇包含「本報告書營運據點彙整表」內大型生產據點及台灣區生產據點。 * 2020 年起漿紙合併揭露,與2019 年前僅計算紙漿不同。 * 2020 起將沼氣、黑液與樹皮/ 木片計入能源密度統計。
永豐餘近百年來,始終堅持在循環經濟的路上。而循環經濟的價值在於資源的永續利用、生生不息。我們所使用的原料如木片、漿板、回收紙等均屬可再生及回收再利用物料,並選用大量的FSC認證原料,保證源頭為合法、經嚴密計劃控管之經濟林。這些森林材料由木業加工成家具等產品後,邊角餘料等部分再經回收製成木漿造紙。紙製品又經由下游的加工、使用後,透過回收體系不斷地回到製程,如此將其生命週期不斷延長,減少自然資源的耗用,更能延續紙的固碳價值。
為確保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對原物料的要求關係著公司是否能以永續循環的方式持續營運與獲利。永豐餘積極在原物料、廠內設施及辦公用品等項目,優先購買具環保標章、節能標章和FSC 國際認證的綠色產品。2023年永豐餘的造紙原料逾91%使用再生物料,台灣工業用紙事業群生產所用的紙漿95%來自於回收紙;永豐餘資材採購之原物料取得FSC/PEFC驗證比例達78%,其中中華紙漿台灣地區採購的木片,72%具有FSC/PEFC認證,而外購國外紙漿原料,100%具有FSC/PEFC認證。綠色採購金額達到90億元,並持續提升綠色採購比例目標,維護森林生態永續。
永豐餘原物料使用概況(單位:除特別標記以外皆為公噸)
|
單位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原木漿/片 |
公噸 |
1,020,528 |
873,318 |
931,722 |
692,419 |
1,271,755 |
回收紙 |
公噸 |
1,770,258 |
1,619,910 |
1,694,005 |
1,460,045 |
1,646,731 |
紙器用原紙 |
公噸 |
899,278 |
982,192 |
1,167,928 |
814,984 |
930,807 |
合計 |
公噸 |
3,690,064 |
3,475,420 |
3,793,655 |
2,967,448 |
3,849,293 |
面對全球減碳淨零的挑戰,永豐餘在長年實踐循環經濟的基礎上具有獨特的優勢。
溫室氣體排放趨勢
永豐餘從造林到造紙形成固碳產業鏈。二氧化碳在植物光合作用下形成了天然的纖維素和澱粉,這是紙業的主要生產原料,紙類產品皆屬能以纖維固碳、形成綠色碳匯的產品。
永豐餘的溫室氣體排放邊界設定依營運控制權法,三大事業群所有生產據點依循ISO 14064-1、GHG Protocol或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造紙行業核算指南》,每年盤查排放量。大型生產據點中,台灣的盤查委由獨立第三方查證機構執行查證,大陸則是由當地政府指定機構核發溫盤報告之後,並登錄主管機關網站公開揭露。依金管會規範,母公司永豐餘投控已於2023年導入盤查及查證,並規劃於2025年完成所有合併報表子公司之首年度盤查,且往後每年定期持續執行。另,母公司已導入範疇三盤查;旗下事業群的導入時程規劃中。
2023年三事業群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較2018年減1%。其中,台灣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為150.1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18年減9.3%;惟較前一年增1.1%,主因為歲修工程安排,2023年鍋爐運轉時數較前一年多,導致工紙紙器事業排放量上升。台灣範疇一排放量約123.4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範疇一佔總排放量逾八成(82%),排放量主要來自工紙紙器及林漿紙事業群。2023年台灣各廠因使用替代燃料及生質能源,範疇一排放量較2018年減9.8%;另因持續擴大導入生質替代燃料,2023年台灣生質排放量為69.9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前一年增3.9%。
永豐餘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母公司 |
範疇1 |
- |
-
|
27
|
28 |
範疇2 |
- |
-
|
153
|
158 |
範疇1+2 |
- |
-
|
180
|
186 |
林漿紙事業群
|
範疇1 |
633,438 |
656,137
|
601,988
|
590,753 |
範疇2 |
159,880 |
185,556 |
201,276
|
181,548 |
範疇1+2 |
793,318 |
841,693 |
803,264
|
772,300
|
工紙紙器事業群
|
範疇1 |
695,359 |
647,956 |
512,011
|
646,795
|
範疇2 |
43,741 |
61,862 |
75,216
|
38,938
|
範疇1+2 |
739,100 |
709,818 |
587,227
|
685,734
|
消費品事業群
|
範疇1 |
69,581 |
67,476 |
60,075
|
62,257
|
範疇2 |
47,572 |
48,812 |
48,158
|
47,169
|
範疇1+2 |
117,153 |
116,288 |
108,233
|
109,426
|
碳排總計
|
1,649,571 |
1,667,798 |
1,485,011 |
1,567,646 |
* 資料範疇包含「本報告書營運據點彙整表」所稱大型生產據點及台灣區生產據點。 *由於各廠所安排排放量第三方查證時間並不一致,故本表資料由各廠估算而得,若經查證後有排放量更新之情形,將於本公司官網CSR 專區與下一年度報告書更正與揭露。
永豐餘主要產品溫室氣體排放密度(單位: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公噸產品)
產品別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消費品用紙 |
1.43 |
1.27 |
1.29 |
1.18 |
1.16 |
工業用紙 |
1.16 |
1.07 |
0.99 |
0.93 |
0.93 |
文化用紙 |
1.33 |
1.33 |
1.36 |
1.27 |
1.30 |
紙漿 |
0.60 |
0.56 |
0.57 |
0.64 |
0.75 |
紙器(紙板/紙箱) |
0.09 |
0.09 |
0.10 |
0.10 |
0.09 |
* 資料範疇包含三大事業群(林漿紙事業群、消費品事業群、工紙紙器事業群)所有於台灣、越南、大陸的35處生產據點。
溫室氣體減量措施
減少化石燃料是最關鍵有效的減碳行動,我們積極提升替代燃料使用,取代化石燃料用量,期降低範疇一排放。即使燃料替代有成本考量且部分廠區之鍋爐混燒問題待克服,永豐餘仍訂下2025年總替代能源(生質能+替代燃料)投入比例達35%之積極目標,2023年三事業群總替代能源比例35%達標、台灣替代能源比例更高達42%。替代燃料使用及應用現況,請參見2023報告書【能源管理】章節。
永豐餘無時無刻對水質進行縝密的監測、評估與分析,適量地換注清水進入系統以確保產品能符合客戶對於品質與安全的要求。在水資源的管理上,我們追溯上游、整體思考。秉持將水資源發揮最大價值的理念,除積極開發低耗水產品與節水技術之外,亦定期稽核盤點用水及水處理設備、加強水資源管理和循環再利用、使用回收水取代清水。永豐餘台灣區依照每年向經濟部水利署申報資料,2023年台灣紙廠水重複利用率平均90%以上。此外,工紙紙器事業群揚州廠建置雨水回收系統,將雨水轉換成再生資源,促進水資源循環使用。2023年收集雨水回用的效益,除可節省水量約133百萬公升,還可節省汙水處理成本近30萬元人民幣。
而面對氣候變遷等極端情況,永豐餘各生產據點均依照 ISO14001 管理系統進行風險評估及機會因應,考量接受水體概況進行嚴加管理,自訂優於法規之自廠控制標準,並依當地政府所規定之行業標準規範排放。
永豐餘水資源概況
|
單位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取水量-自來水 |
百萬公升 |
44 |
77 |
134 |
133 |
取水量-地下水 |
百萬公升 |
32,841 |
32,122 |
30,875 |
30,587 |
a. 總取水 |
百萬公升 |
32,885 |
32,199 |
31,009 |
30,720 |
b. 總排水量 |
百萬公升 |
31,805 |
31,482 |
30,526 |
31,182 |
總耗水量 (a-b) |
百萬公升 |
1,080 |
717 |
483 |
-462 |
*資料範疇包含「本報告書包含之實體」內台灣生產據點。*總排水量包含放流水、排放至工業區汙水處理的排放水。*各廠放流水標準訂定依據環境部公告<放流水標準>及各工業區自訂納管標準。
經預測2030年水資源壓力處於極高壓(>80%)地區的生產據點共計有7處,位於壓力地區之生產據點均為紙器廠,相較於造紙廠,其取水量及耗水量均極低,且均設於當地政府縝密規劃的工業區,依工業區規範精準預估、合理取用自來水。製程排放水均先經廠內處理至優於法規標準後,再經工業區污水處理系統,進行二次處理才排放至自然水體。在嚴格管理下,壓力地區生產據點的取水量與耗水量僅分別佔永豐餘總取水量與總耗水量的0.3%與1.4%,比例極低。
永豐餘從農林餘料起家製作建材和造紙,珍惜自然資源,秉持零廢棄,逐漸形成永續的全循環經濟,讓餘料、副產品和能資源,在價值鏈中最佳化投入、活動與產出,並找到新的應用場景。我們逐步發展出三大廢棄物管理策略,訂下2030年廢棄物資源化比例達95%的目標,並朝每年廢棄物委外處理量較前一年減1%努力。
廠區內廢棄物優先考量是否可資源化處理,包含再使用、再生利用,及製成替代燃料等方式,無法再利用者才予以焚化及掩埋方式處理。2023年廢棄物總產生量雖增加,但經資源化處理總量亦提升,較前一年增6.6%。廠內廢棄物資源化主要為再生利用(43%)、製成替代燃料(34%),及再使用製成紙類產品(17%),資源化比例達93.3%。
廢棄物的產生量(單位:公噸)
廢棄物組成成份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紙類混和物(輕重排渣、邊角料) |
175,339 |
213,042 |
168,800 |
175,862 |
一般性餘泥 |
153,530 |
156,968 |
201,704
|
198,545 |
非有害 / 非危廢燃燒灰 ( 飛灰 + 底灰 ) |
259,108 |
185,822 |
158,485
|
182,977 |
一般性其他廢棄物 ( 廢鋼鐵、印刷版等 ) |
8,945 |
15,768 |
8,803 |
5,060 |
其他廢棄物* |
– |
249 |
445 |
764 |
廢棄物總量 |
596,922 |
571,849 |
537,517 |
563,208 |
* 其他廢棄物:
包含部分之餘泥、重排渣、廢容器等,產出量極小,且受環保法規認定或受<巴賽爾公約>「應加控制」或「須加特別考慮」特性所列管的廢棄物,自2021年起加入統計。
廢棄物處置方式分類(單位:公噸)
移轉與處置方式分類*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再使用準備(做成紙類產品) |
317,802 |
111,183 |
92,237
|
56,592 |
再生利用(做成其他產品,含固化物理處理後做成其他產品) |
231,688 |
231,322
|
40,912 |
製成替代燃料 |
180,841 |
189,495 |
193,143
|
96,749 |
焚化 |
27,739 |
19,570 |
15,019
|
2,222 |
掩埋 |
140 |
2,321 |
7,502
|
418 |
其他處理方式 |
43,028 |
12,125 |
6,120
|
132 |
廢棄物總量
|
569,550 |
571,849
|
537,743
|
197,205 |
*資料範疇包含「本報告書包含之實體」中工紙紙器事業群台灣及越南所有生產據點。 * 移轉與處置方式分類說明: 1.再生利用所製成之產品包括水泥原料、水泥製品、保溫材料與肥料等。 2. 其他處理方式係交由第三方機構再生利用,或合法第三方廢棄物處置機構統一處理。 3.資源化比例 = (再使用+再生利用+製成替代燃料)/廢棄物總量。
永豐餘所有大型生產據點皆裝設有集塵系統及監測設備,不間斷地查核、隨時調控與定期回報,確保無破壞臭氧層相關物質(ODS)的排放,嚴格進行空氣品質控管並依法申報。依照經濟部工業局溫室氣體盤查公告提供的係數和辦法,進行現場盤查,主要依ISO14064-1、GHG Protocol規範,台灣廠區採IPCC AR5,其中投控(母公司)和台灣紙器廠則採IPCC AR6;大陸廠區採IPCC AR6或《造紙行業核算指南》。統一揭露範疇一和範疇二,其中大陸紙器的範疇一以鍋爐相關排放量為主,而越南紙器目前僅盤查電力相關之範疇二排放量;另揚州廠和鼎豐紙業依《造紙行業核算指南》,計算化石燃料燃燒、過程、廢水處理、淨購入電力、淨購入熱力等五項排放量,前三項納入範疇一統計,後兩項納入範疇二。
不論依法或自主盤查,或搭配政府計畫,永豐餘依照 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TCFD)的核心要素作為鑑別分析時的資訊架構,全面鑑別潛在的氣候風險並進行管理,以嚴謹態度執行溫室氣體減量計畫,確實盤查現有排放源種類及排放總量,提高循環再生燃料占比,持續節能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積極地進行調適與減緩行動以保障永豐餘的人員與資產,朝全球淨零碳排目標貢獻心力。
非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公噸)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氮氧化物(NOx) |
1,087 |
1,249 |
954 |
980 |
硫氧化物(SOx) |
1,032 |
1,221 |
892 |
704 |
懸浮微粒(PM) |
-- |
224 |
213 |
196 |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 |
-- |
140 |
183 |
153 |
其他非溫室氣體排放 |
-- |
0.08 |
0.15 |
0.13 |
* 資料來源:各生產據點依當地法規,達列管檢測申報標準者,向當地政府所申報之排放量。* 自2021年起新增統計PM、VOCs、HAPs。* 其他空氣汙染物包含受行政院環保署「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範,排放量極低之鉛、鎘、汞、六價鉻等,及其相關化合物的HAPs排放。